Shanqu pigment
【012-013】烧孔雀石(浓口/淡口)-矿物颜料
【012-013】烧孔雀石(浓口/淡口)-矿物颜料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山取天然矿物颜料之「烧孔雀石」
化学式:CU2(CO3)(OH)2,CUO
色相:深绿色(细号会偏白一点)
饱和度:高
原料特性:矿物颜料
光泽:钻石光泽——玻璃光泽,纤维状结晶为丝绢光泽
保存:避免接触酸碱溶剂和挥发性气体
硬度:3.5-4(普通陶瓷研钵即可碾碎)
颜料的故事
当孔雀石遇到烈火 原本青翠的绿色开始逐渐变深,碱式碳酸铜在火中转化为黑色的氧化铜 而这变化并非是瞬间发生的 对于颜料师而言 需要丰富的经验 抓住烧制变化中「色相」最恰当的那一刻 从火中取得颜料 便可得到一种令人内心无比平静祥和的绿色,如僧如佛的绿色,这便是山取非常有名的一款颜料:烧孔雀石。这一手法也被成为“烤色”。
孔雀石的故事
自古以来,用来当作色天然矿物颜料中的「绿青色」、珠宝饰品,以及含有铜的碳酸盐矿物。在日本亦称为「孔雀石」。浓淡不一的绿色条纹图案相当美丽,在宝饰品和雕刻品中通常能得以展现。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将磨成粉末的孔雀石当作眼影涂抹在女性的脸上,古希腊罗马还将其当作颜料及装饰石来使用。到了19世纪,俄罗斯的乌拉山脉产出大量的孔雀石,并将其加工制成桌子及花瓶等各类器具,广受大欢迎。圣彼得堡的宫殿(现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内还有一间用孔雀石装饰柱子和家具的「孔雀石厅」。乌拉山脉的矿床现在已经开探殆尽,目前装饰用的孔雀石以刚果民主共和国为主要供应国。其他产地包括南澳大利亚、摩洛哥、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及法国的里昂等。 孔雀石也是铜矿资源之一,通常会与蓝铜矿一同在铜矿床的变质带中产出。纤维状结晶呈放射状集合体,并以葡萄状、皮壳状或钟乳状等形态出现。绿色的浓淡差异并非成分不同所引起,而是晶粒大小不同所造成的。只要粒子越糊,颜色就会越明亮。颗粒硕大的结晶颜色相当深浓,不过产量稀少。
分享








